书法界的“顶级尤物”,揭露古人用笔核心机密,没它就没有“宋四家”!

众所周知,古代笔法乃是“不传秘笈”,只有家族内部的成员,或者师徒之间,相互传授和学习,自魏晋之后,便是代代流传而来,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里面,曾列举出唐朝之前,所有的笔法继承人。可是唐朝之后,没有其他资料,记载过笔法的传承情况,这是因为唐朝末年,朝野局势动荡,有的名帖流失,有的真迹化为青烟,少有学者悟透,并将其传承,笔法险些断代。而宋朝的书法名家,譬如米芾、苏轼、黄庭坚等人,之所以学到“二王”笔法,掌握古人技巧,并由此衍生个人特色,主要得益于,五代十国一位“富二代”,此人就是杨凝式。他是五代十国唯一的书法巨匠,出身优渥,自幼熟读经史,文艺修养深厚,同时受到长辈影响,杨凝式追崇古法,观摩诸多名帖,尽得魏晋的技艺和风貌。我们熟知的“天下第五大行书”《韭花帖》,就是杨凝式所写,此作号称“小《兰亭序》”,后人经常临习,从而慢慢领会晋唐风韵,可是《韭花帖》真迹消失。卷内很多细节无法探察,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,展出一幅杨凝式的草书真迹,堪为书法界“顶级尤物”,历经千年一字未损,揭露古人用笔核心机密,此作就是《夏热帖》,全卷共计32字。因天气炎热,他撰写一封书信,向僧人表示慰问,并送到消夏饮料“酥密水”,通篇采用草书,线条开张飞动、豪放骏健,多用中锋行笔,势态迅疾,墨色时而干涸,具有几分古朴、拙质的意味。结体也普遍奇宕,大小和疏密对比,十分鲜明,比如“启”字,整体敦厚,上方浓重开张,下方生涩内敛,富有险绝的趣味性,同样后面的“夏”字,纵向舒展,势态挺拔,与之形成差异,极具动感和艺术效果。杨凝式乃是“由唐入宋一大枢纽”,对于书法传承,做出重要贡献,“宋四家”包括后世的赵孟頫、董其昌等人,全都学过他的法帖,此作凝结毕生功力,字字精湛生动,更是饱受称赞。卷尾附带鲜于枢、赵孟頫的题跋,以及乾隆释文等,其中赵孟頫写道:“杨景度书,出于人知见之表,自非深于书者,不能识也。此帖沉着而又萧洒,真奇迹,可宝藏。”王钦若也评价:“字画奇古,笔势飞动,天地间尤物也。公字与颜公一等,俱称绝异……此益可宝也”,毫不夸张的说,没它就没有“宋四家”。可时常临摹,通过清晰、完善的墨迹,分析细节处理,掌握正确的古人风貌和草法,下笔精准有力、从容灵动,无论如何开张,皆不失神采,展现艺术之美。经多方努力,如今我们对杨凝式《夏热帖》,进行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对比原作进行1:1还原。卷中字体极为清晰,墨色浓淡、笔法转变等细节,全都一览无余,与原作毫无二致,见此品如见原作,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文化
惊天大瓜!叙前情报官员爆料:阿萨德曾向俄罗斯转移1350亿美元
下一篇:成都“房屋养老金”即将试点,这3个城区优先